專題 帶著溫度計,再訪受災村 2023年11月,遲來的冬天降臨京郊大地,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洪水的人們,仍在整理災后的家園。當寒冬到來,他們是否有溫暖的居所、過冬的儲備?... [全文] 北京西山雪鄉江水河村,入冬最早的村莊用上清潔能源取暖 桃園村災后溫暖越冬,村民用“大磚子”錯峰采暖 游客重回水峪村,為了一碗熱騰騰的饸饹面 專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守望空心村的風景,一座鄉村咖啡館開在了山頂上 在這里可以看見絕美的夕陽,給人心里一種莫名的震撼,程立將可以利用起來的空間,全部打造成了可以坐下聊天或者觀景的場所。 [全文] 北京悅覽 1.4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農業圖書也有趣 8種農業科技書籍獲得大獎 涉農區 947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“玉米革命”是如何改變玉米種植模式的?玉米密植技術圖書發布 涉農區 6815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延慶示范種植200余個蔬菜新品種 市農林科學院專家一線指導 涉農區 123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房山十渡鎮九渡村,建成全市首個災后“平急兩用”設施 房山區十渡應急保障服務中心將于12月25日前具備完工使用條件,天氣轉涼,九渡村村民家里的爐火燒起來了,暖氣熱起來了。 [全文] 北京深讀 1.1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昌平受災村安全感拉滿,村民新房更暖更牢固 在本次災情后,昌平全區納入修繕重建的受損房屋共計449戶,其中修繕房屋379戶,重建房屋70戶,修繕房屋已全部竣工入住,重建房屋全部開工,... [全文] 北京深讀 8974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房山農業強村里,“溫暖過冬”的還有糧食與蔬菜 按照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發布的恢復計劃,目前北京市受損的1.52萬畝高標準農田,已完成修復600畝,正在修復的2000畝計劃今年底前完成,剩余1.2... [全文] 北京深讀 176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桃園村災后溫暖越冬,村民用“大磚子”錯峰采暖 人人都喜歡春天,但問題是,我們得送走冬天,才能等來春天。未來的桃園村,會是一個像花園一樣的村莊。 [全文] 北京深讀 1.8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游客重回水峪村,為了一碗熱騰騰的饸饹面 在冬季,災后山村里的溫暖是兩種體會,一面是家里的熱乎氣,一面是未來依舊值得期待的情感撫慰。 [全文] 北京深讀 1.1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北京西山雪鄉江水河村,入冬最早的村莊用上清潔能源取暖 村里2022年參與改造的79個院落中,有56個安裝了空氣能熱泵,剩余的仍選擇了純粹的電采暖,都是清潔能源。 [全文] 北京深讀 8921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八達嶺長城景區用上無人機全天候安防巡檢 涉農區 192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保定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開通22條物流專線,日進場量創新高 涉農區 1.5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17位“農民”,北五環邊打理數百畝智能農藝園 涉農區 8251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河邊村之變 一個云南邊境瑤族山村的公益實驗 政府主導、大學及公益組織參與、農戶為主體,這是李小云教授團隊在河邊村實驗一開始就確定的原則。 [全文] 中國眼 6655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把人居規劃帶向新的未來,鄉村復興論壇發布鄉建榜樣獎征選說明 振興策 1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鄉村振興中 公益力量如何助力鄉村建設? 政廳 7209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鄉村振興新實驗·觀察丨讓農民成為鄉村產業的主人 在蔡家溝村,不論是新的產業,還是傳統的鄉村產業,在股份合作改革探索和實踐中,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。 [全文] 中國眼 1.4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鄉村振興新實驗·案例丨一個新合作社的秋收 土地集約化之后,我們計算了一下,一畝地的成本大約降低了50到100元,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。 [全文] 中國眼 1.1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鄉村振興新實驗·對話丨諸城市委書記張建偉:股份合作盤活鄉村 我們的目的是讓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,真正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,從而推動鄉村振興的目標實現。 [全文] 中國眼 1.4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12345678 下一頁 最熱 1 守望空心村的風景,一座鄉村咖啡館開在了山頂上 1.4萬 2 “玉米革命”是如何改變玉米種植模式的?玉米密植技術圖書發布 6815 3 農業圖書也有趣 8種農業科技書籍獲得大獎 2383 最新 守望空心村的風景,一座鄉村咖啡館開在了山頂上 2天前 農業圖書也有趣 8種農業科技書籍獲得大獎 6天前 “玉米革命”是如何改變玉米種植模式的?玉米密植技術圖書發布 6天前